王維 中歲頗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 興來每獨往,勝事空自知。 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。 偶然值林叟,談笑無還期。 注: ①終南,指終南山。②陲:邊境;南山陲,指輞川別墅所在地。 ③值:遇到。 ①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(2分) A.一二兩句說,作者自己進入中年以后即開始厭倦塵俗,晚年就歸隱于終南山邊。 B.三四兩句說,作者經常獨自游山賞景。“每”即“常常”,“勝事”指山中美景。 C.五六兩句寫游山之趣:沿著溪水行至盡頭,還可以坐下來看白云從巖岫間生起。 D.七八兩句中說,作者偶遇山中“林叟”,與之談笑言歡,竟不舍得讓老人回家。 ②這首詩三、四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各是哪個字?請結合詩意作簡要分析。(4分) 參考答案: ①D七八句是說作者在山林偶遇“林叟”,與之談笑言歡,以至忘了歸期。 ②最精煉傳神的兩個字分別是“獨”和“空”。詩人只身獨游終南山,只是隨興而為;滿山美景不需與人共享,但求自己心會其趣而已。這兩個字表達出了詩人歸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?;颍鹤罹珶拏魃竦膬蓚€字分別是“獨”和“空”。詩人興致來時,只能獨自游山;縱有滿山美景,也只能一人欣賞。在離塵絕俗的空靜中也不得不承受著隨之而來的孤獨落寞。 二 1.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,不正確的兩項是(5分) A.首聯表述了詩人自己進入中年以后開始厭倦塵俗的情緒,晚年歸隱于終南山邊。 B.頷聯表達了詩人經常獨自游山賞景的情形。“每”即“常常”,“勝事”指山中美景。 C.尾聯寫了詩人偶然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,與之談笑言歡,竟舍不得讓老人回家。 D.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,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的心境。 E.全詩語言婉約絢麗,極具功力,詩味、理趣二者兼備。 2.這首詩的頸聯“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”深為后代詩家所贊賞,請結合詩意分析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。(6分) 參考答案 1.CE ( C項,尾聯說詩人在山中偶遇林叟,與之談笑,自己忘了歸期。 E項,該詩語言平白如話) (選C得2分,選E得3分,選CE得5分,多選不得分) 2.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閑適的心境,以山水為樂,從容淡泊的情感。(2分)詩人隨意而行,不知不覺,竟走到流水的盡頭,看似無路可走了,于是索性就地坐下來,看那悠閑無心的云興起飄游。這一行、一到、一坐、一看的描寫,寫出了隱居山林所見景色的安逸與美好。(2分)突出了詩人閑適怡樂、隨遇而安的心境,表現了詩人恬淡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。(2分) 賞析: 《終南別業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中的五律,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。詩中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,寫得有聲有色,惟妙惟肖。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游,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云變幻,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,如見其人。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,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,十分自由愜意,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,詩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,寫得有聲有色,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。平白如話,卻極具功力,詩味、理趣二者兼備。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,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。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,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,他不問世事,視山間為樂土。不刻意探幽尋勝,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。結尾兩句,引入人的活動,帶來生活氣息,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。
|
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