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?
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古詩三百首 > 古詩賞析 >

    古代詩歌中舟的漂泊意象

    來源:海博學習網 www.fenglinsheying.com    發布時間:2016-08-17 11:13
    舟乘載了五味人生,盡顯眾生百態,舟中的無奈幾乎就是世上風風雨雨的一個縮影;舟是人生不稱意的仕子遨游江湖,遠離喧囂紅塵的最終寄托;同時,舟也給詩人帶來成功到達彼岸的希望。逆水行舟的勞累與艱辛,順流而下的輕松與自由,徜徉水面的寧靜與空靈,都給人一種啟示和愉悅。因此舟也沉淀為一種美學意象——客帆遠水,秋月釣船,孤篷落日,野渡舟橫等以舟為中心的審美意象,歷來都是古典詩歌藝術中的典型象征。在千百年的反復歌吟中,舟成為一種特殊意義的詩學語詞。通過舟意象的分析,從中折射出詩人的百態人生。

    中國古典詩歌中用以表現“漂泊“之感的意象很多,如浮萍、飛蓬、孤雁等,“船”則是表現這種情感的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。一葉扁舟,天水茫茫,越發比照出人的渺??;人在旅途,所見多異鄉風物,更易觸發無限的思緒。杜甫詩中的“船”意象出現得極為頻繁,表現漂泊之感也非常強烈:
        細草微風岸,危檣獨夜舟。星垂平野闊,月涌大江流。名豈文章著,官應老病休。漂漂何所似,天地一沙鷗。
     


    舟的漂泊意象
    “出現在詩詞中的意象,首先必須是具體的物象,其次必須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意”②。舟如浮萍一樣,都是水上漂浮之物,行駛在茫茫的水面上,舟無所依持,行止無根這種特性正如那飄泊天涯的詩人,因此,詩人往往將自己人生情感以及在行舟中的感受融入舟中,于是舟便成了漂泊不定的象征了。在唐詩人中,無論是求仕,還是漫游,漂泊他鄉始終都是詩人的一個心病。如盡管李白生性豪邁,曾高吟“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處是他鄉”《客中作》,但對于一生漂泊詩人來說,思鄉之情、漂泊之感自是他多彩人生的一種況味。
       例1:“秋浦猿夜愁,黃山堪白頭。青溪非隴水,翻作斷腸流。欲去不得去,薄游成久游。何年是歸日,雨淚下孤舟”(《秋浦歌之二》)
        李白一生主要時間都在漫游,作者漂泊四方,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,很多時候陪伴詩人的只有一葉孤舟,試問,詩人怎能不潸然淚下呢?可見,漂泊的徹骨之痛始終是作者的一塊心病。作者的刻骨銘心思鄉之情,沉痛的漂泊之感,一句“雨淚下孤舟”便表達的一覽無疑。作者在舟中漂泊天涯,命運與舟一般。
       例2:“宛溪霜夜聽猿愁,去國常如不系舟。獨憐一雁飛南海,卻羨雙溪解北流。……”(《寄崔侍御》)
       詩人的命運如不系之舟一樣,孤獨無所寄托,漂泊天涯,傷感之情久久回溯于詩人的心頭。因此,舟在李白的筆下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渡水的工具,而是凝結了詩人漂泊天涯的辛酸和刻骨的思鄉之情的生命之舟了。
    而對唐朝另一個詩歌神話——杜甫來說。“在他一生的飄泊生涯中,舟對于他同樣是悲涼的,堪與屈原同調了。”
    例3:“細草微風岸,危檣獨夜舟。” 代宗永泰元年(765年)正月,杜甫辭去嚴武暮府職務,四月嚴武卒,杜甫于五月帶領全家離開成都,乘舟南下,在途中寫下這首詩。此時作者傷老年多病,辭官飄零,孤獨無助,猶如黑夜的孤舟。
    例4:在風浪險惡的江湖,在孤苦自傷的漂泊中,杜甫留下了哀傷古今的思鄉詩句“叢菊兩開他日淚,孤舟一系故園心”《秋興》。杜甫在異鄉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。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半時間幾乎以舟為家。
        例5:“親朋無一字,老病有孤舟” (《登岳陽樓》)
    詩人年老多病,親朋零落,只身飄泊,身系一舟。詩人感時傷懷,感嘆陪伴自己的只是一片孤舟,最后亦客死在由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。詩人通過孤舟間接地向讀者傳遞、傾訴詩人在漂泊狀態中的心靈遭際與生命感悟。在孤舟上,逝世前作36韻長詩《風疾舟中伏枕書懷》。
        例6:“扁舟泊云島,倚悼念鄉國” 白居易父親早逝,不得不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,天涯漂泊。詩人站在舟上,望著故鄉的方向,淡淡的憂傷與秋江的暮色渾為一體,令人感到作者漂泊異鄉的惆悵和孤獨。
        唐詩人現實的遭遇與舟的特性聯系在一起,于是舟變成了漂泊的生命之舟。
        例7:“暮行河堤上,四顧不見人。衰草際黃云,感嘆愁我神。夜歸孤舟臥,展轉空及晨。謀計竟何就,嗟嗟世與身。”(韓愈《暮行河堤上》)
        例8:“霜月明明雪復殘,孤舟夜泊使君灘。一聲鐘出遠山里,暗想雪窗僧起寒。”(劉言史《冬日峽中旅泊》)
        例9:“少年離本國,今去已成翁??蛪艄轮劾?,鄉山積水東。鰲沈崩巨岸,龍斗出遙空。學得中華語,將歸誰與同。”(顧非熊《送樸處士歸新羅》  )
        例10:“北風吹楚樹,此地獨先秋。何事屈原恨,不隨湘水流。涼天生片月,竟夕伴孤舟。一作南行客,無成空白頭。”(于武陵《夜泊湘江》)
        例11:“陶潛政事千杯酒,張翰生涯一葉舟。” (韋莊《江邊吟》)
      在無常的世事前,舟陪著孤獨的人,就這樣的飄流。伴隨著詩人的四處飄蕩、漫游,行使過多少急流,多少險灘,避過了多少礁石、多少漩渦,而此時的舟已經不再是一個積極的朝著一個明確目的地進發,而是在江上孤獨徘徊,彷徨,遠離故地的詩人漂泊形象。一方舟留下了多少辛酸的淚水,留下了多少無奈,舟也成為詩人漂泊不定的象征。詩人的飄泊之感,鄉思之情全都傾注在舟中。在唐代多少詩人或忙于生計或逃難之中,而不得不浪跡天涯,與舟船為伴,舟如其人。在茫茫的江水與陰云之間,只有一只孤舟在跋涉,在飄蕩,顯得那么那樣孤單、渺小、無助。正是如此,詩人借助舟這一意象來抒發自己風雨飄搖中流浪江海的悲涼心境。




    相關閱讀

    謝朓《游東田》“魚戲新荷動,鳥散余花落?!比?/a>
    謝靈運《從斤竹澗越嶺溪行》“巖下云方合,花上露
    《涉江采芙蓉》原文翻譯賞析
    “心逐南云逝,形隨北雁來”江總《于長安歸還揚州
    陳師道《絕句四首》“書當快意讀易盡,客有可人期
    庚信《怨歌行》“新裂齊紈素,皎潔如霜雪”全詩翻

    有幫助
    (0)
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? 免费a级毛片
   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