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?
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古詩考題 > 考題分析 >

    最新邊塞戰爭詩鑒賞試題及答案

    來源:海博學習網 www.fenglinsheying.com    發布時間:2018-08-19 18:53
    邊塞戰爭詩鑒賞.
    (一)閱讀下面古詩,完成下面下列小題。
    平蔡州三首(其二)
    劉禹錫
    汝南晨雞喔喔鳴,城頭鼓角音和平。
    路傍老人憶舊事,相與感激皆涕零。
    老人收泣前致辭,官軍入城人不知。
    忽驚元和十二載,重見天寶承平時。
    【注】①蔡州,唐天寶時為汝南郡,安史之亂后,淪為叛軍巢穴。②元和十二年,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,由李愬率軍雪夜襲破蔡州,活捉了割據抗命的淮西藩帥吳元濟。③天寶:唐玄宗年號,被稱為天平盛世。
    1.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恰當的兩項是
    A.首句用“汝南”而不用“蔡州”,看似平淡無奇,實則隱含官兵克復蔡州、百姓重見天日之意。
    B.“城頭鼓角”四字未正面描寫戰事,而是從側面來寫,與首句共同渲染出蔡州靜寂緊張的氣氛。
    C.詩歌頷聯說“路傍”而不說“路中”,暗示“路中”正有大隊官兵在行進,表現百姓渴望軍隊撤出蔡州的急切心情。
    D.“憶舊事”暗含對比,從“憶舊事”到“皆涕零”,深刻地揭示了百姓對于國家統一的強烈向往。
    E.詩歌語言平白流暢而又言近旨遠,用筆雖看似平易,卻于淺易的詩意中融入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評價。
    【答案】BC
    【解析】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綜合賞析能力。題干要求選出“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恰當的兩項”,B項,“渲染出蔡州靜寂緊張的氣氛”說法不恰當,應是“渲染出蔡州和平安寧的氣氛。C項,“表現百姓渴望軍隊撤出蔡州的急切心情”說法錯誤,應是“表現百姓對蔡州平定的欣慰”。故選BC。
    2.詩歌后四句蘊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?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。
    【答案】①對李愬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軍隊破城后號令嚴明的贊美。“官軍入城人不知”既點明李愬軍隊出其不意,攻其不備,兵不血刃,平定了蔡州,也點明平定蔡州后軍隊的紀律嚴明,秋毫無犯,滿蘊贊美之情。②對蔡州平定的無比欣慰和對國家中興的殷切希望。“忽驚”“重見”等詞的運用以及“十二載”的具體釋義,體現了百姓對蔡州平定的無比欣喜以及對國家重新走向繁榮的期望。
    【解析】
    題干是“詩歌后四句蘊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?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”,是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情感能力。賞析詩歌表達了哪些情感,可以根據對詩歌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得出。本題,要求分析詩歌后四句蘊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。仔細閱讀后四句,再結合注釋②③進行分析本詩的后四句,即可得出答案。本詩的后四句“老人收泣前致辭,官軍入城人不知。忽驚元和十二載,重見天寶承平時”是敘老人語,“官軍入城人不知”一句與開頭兩句相關合,盛贊李愬用兵如神。最后兩句為喜極之語。從天寶末到元和十二載,已有六十多年之久,歷史即將翻過這黑暗的一頁,老人于遲暮之年而出乎意料地睹此快事,頓覺無比欣慰、滿眼光明,對國家的中興充滿著希望。至此,全詩主旨順勢托出,一筆作頌,一筆作收,流吐毫不費力,而不盡之意,仍在篇外。詩中特別標明“元和十二載”,是出于詩人精心安排,他要用史筆將這一重大事件著之竹帛,流傳千古。所以本詩的后四句蘊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主要有兩個方面:一是對李愬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軍隊破城后號令嚴明的贊美;一是對蔡州平定的無比欣慰和對國家中興的殷切希望。答題時,先指出表達了什么情感,然后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。
    【名師點睛】
    對于詩歌情感題,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,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方式,二是考查情感的內容。一般答題的時候,盡量兩者都涉及。對于情感的把握,可以從題材入手,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;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,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;可以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,做到知人論世;可以從題目入手,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,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;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,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;可以從用典入手,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,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、態度和情感。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,應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容,有無暗示。本題,結合詩歌下注釋對詩歌后四句進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。

    (二)閱讀下面這首唐詩,完成后面各題。
    關山月
    盧照鄰
    塞垣①通碣石②,虜障抵祁連。
    相思在萬里,明月正孤懸。
    影移金岫③北,光斷玉門前。
    寄言閨中婦,時看鴻雁天。
    【注】①塞垣:指邊塞。后也指長城、邊關城墻。②竭石:在今河北昌黎之北。③金岫:指金山。
    3.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
    A.首聯從空間上寫邊疆戰線漫長、戰事緊張,交代了戍邊將士們不能回歸故鄉的原因。
    B.頸聯寫將士渴望與明月一道探訪親人卻不能,有張若虛名句“愿逐月華流照君”之意。
    C.尾聯直抒胸臆,希望家中的妻子不時看看天上南歸的鴻雁,它們會捎去自己的思念。
    D.這首詩的整體意境清冷孤寂,表現了將士們戍守邊疆的決心和對家中親人的惦念。
    【答案】C
    【解析】
    題干要求選出“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”,這屬于綜合考查題,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、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。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,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,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、形象、主題的鑒賞,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,逐句翻譯詩句,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,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,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,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,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,得出答案。C項,“尾聯直抒胸臆”錯誤,從尾聯來看,“寄言閨中婦,時看鴻雁天”,征夫、閨婦,一在邊關,一在內地,天各一方,相思尤深,只能托付明月,寄語閨婦,希望能時時思念,情思遙深,托物傳情,可見抒情很委婉,不屬于直抒胸臆。
    4.有的版本把尾聯中的“寄言閨中婦”改為“寄書謝中婦”(謝:道歉)。有人認為“寄書謝中婦”更好,結合作品分析為什么?
    【答案】①“寄言閨中婦”是說將士們寄語家中的妻子,不時看看天上南歸的鴻雁,它們會捎去思念。②“寄書謝中婦”是說將士寄信向家中的妻子道歉,害得妻子見大雁南歸而發憂思。③“寄書謝中婦”既照應了頷聯的“孤”,又關涉了頸聯“斷(因戰事緊張造成了家中妻子的孤單,也使自己隨月光探訪親人的愿望都不能實現。這樣寫,表現了陽剛之氣和陰柔之愛的交織,使戍邊將士的形象更為豐滿。
    【解析】
    題干問的是“有的版本把尾聯中的‘寄言閨中婦’改為‘寄書謝中婦’(謝:道歉)。有人認為‘寄書謝中婦’更好,結合作品分析為什么”,解答此類題目,首先要明確觀點,即認可題干中的哪一種,然后結合詩歌內容、表達的情感、塑造的形象、使用的技巧等角度陳述理由。“寄言閨中婦”,這是說將士們告訴“閨中婦”,要“時看鴻雁天”,即常??纯刺焐夏蠚w的鴻雁,因為鴻雁會捎去雙方的思念,古有鴻雁傳書之說;“寄書謝中婦”,“書”指信件,“謝”意思是“道歉”,這是說將士們借助信件來表達自己對“閨中婦”的歉疚之意,而這種歉疚在上面也交代了原因,如頷聯“相思在萬里,明月正孤懸”,二人遠隔千里,倍顯孤獨,如頸聯“影移金岫北,光斷玉門前”,這說明邊關戰事的緊張,這也是造成二人難以見面的原因,由此可知,如果使用“寄書謝中婦”,好像與詩歌的前面幾聯的關聯更密切??忌部梢赃x取“寄言閨中婦”來分析。
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? 免费a级毛片
   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