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?
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元曲三百首 >

    阿魯威《湘妃怨》“夜來雨橫與風狂,斷送西園滿地香”全文翻譯賞析

    來源:海博學習網 www.fenglinsheying.com    發布時間:2018-07-17 10:48
    湘妃怨
    阿魯威
    夜來雨橫與風狂,斷送西園滿地香。
    曉來蜂蝶空游蕩。
    苦難尋紅錦妝,問東君歸計何忙!
    盡叫得鵑聲碎,卻教人空斷腸。
    漫勞動送客垂楊。

    注釋
    ①東君:司春之神。
    ②斷腸:指悲痛到極點。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空斷腸兮思愔愔。”

    參考譯文
    夜來肆虐著暴雨狂風,把西園的芳菲一掃而空。
    到早晨蜜蜂蝴蝶飛來飛去,無所適從。
    只恨找不到往日盛飾的花容,春神啊,你為何要歸去匆匆!
    你一味讓杜鵑啼破了喉嚨,卻教人徒然心痛。
    那垂楊無端牽進了送行之中,一回回不得閑空。

    賞析
    《湘妃怨·夜來雨橫與風狂》是元代文學家阿魯威所作的一首散曲。該曲抒發了作者的傷春之意,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不得遄歸的苦悶。
    這首曲寫的是暮春的怨艾,以景述情。風雨落花,殘蜂剩蝶,鵑聲綠楊,都是古代詩詞傷春的習見景象。該曲兼收并蓄,卻使人既不覺陳腐,又不嫌堆砌,這主要是因為作品風神清婉動人的緣故。詩人先擷取了“夜來”與“曉來”的兩個鏡頭。一夜之中,風雨大作,一個“橫”字,一個“狂”字,令人想起“雨橫風狂三月暮,門掩黃昏,無計留春住”(馮延巳《鵑踏枝》)的名句。風雨肆虐的結果,是西園花落滿地,且此“滿地香”也遭到“斷送”,狼藉殘敗之情況可想而知。作者并不詳述園中花卉遭劫的具體景象,而轉向了“曉來”,風雨止息,蜂蝶來到舊地,卻再不見昨日的繁華,“空游蕩”,生動地表現出它們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態。蜂蝶無知,“游蕩”也漫無目的,但入園尋春的詩人卻是有意識地尋覓那“紅錦妝”的芳菲舊影,結果當然是大失所望,且意識到春天已到盡頭,只能悵然嗟嘆春神的迅速離去了。“問東君歸計何忙”,有悵恨,有感嘆,有流連,有無奈,這同李煜《烏夜啼》的“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!”一樣,是一聲撕心裂肺的吶喊。這還不算,“東君”還留下了兩件惹恨牽愁的禮物,一是“鵑聲”,其鳴聲同“不如歸去”相近,一是“垂楊”,自古便是送別的象征。鵑聲不遺余力,垂楊迎風自舞,可以想見,作者既有身處異鄉不得遄歸的苦衷,又有送客登程情腸百結的經歷,這就將傷春之意寫滿寫足了。
    詩人在鋪排暮春景物時,無不附以富于強烈主觀感情色彩的詞語,如“斷送”、“空游蕩”、“苦難尋”、“盡叫得”、“漫勞動”等,使景物成為人物心理的外化。對于種種傷愁的意象,點到即止,反映出一種慘不忍睹、不堪回首的凄情。末三句將闌珊的春事暗度入愁離傷別的人事,尤為細膩,悱惻動人,堪稱是散曲婉約風格的上乘之作。
    〔湘妃怨〕即〔水仙子〕。作者采用曲牌的這一別名,恐怕也同全曲“怨”的傷感主旨有關。這一曲牌的第三、四兩句,可連可分。此處第四句“苦難尋紅錦妝”不從上而從下,主語不定為蜂蝶而定于作者。這樣斷意的根據,正是基于全曲婉轉流怨的情調。


    文章標簽: 風雨   傷春   異鄉   暮春   湘妃  




    相關閱讀

    李德載《陽春曲.贈茶肆》元曲翻譯賞析
    《【中呂】陽春曲·皇亭晚泊》《【中呂】醉高歌·感
    張可久《人月圓·春晚次韻》“桃花吹盡,佳人何在”
    徐再思《水仙子·夜雨》“一聲梧葉一聲秋,一點芭蕉
    《沉醉東風.重九》盧摯元曲注釋翻譯
    喬吉《折桂令·寄遠》“怎生來寬掩了裙兒?為玉削肌

    有幫助
    (0)
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? 免费a级毛片
   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
  • <optgroup id="yeegw"></optgrou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