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盾 睜開眼來,兩片嘴唇輕輕一松,就有一個煙圈兒從他嘴邊騰起,搖搖擺擺去了一段路,然后停住,好像不知道上前好呢轉彎好,得站住了轉一轉念頭,這當兒,那圈子一點一點擴大,那煙色也一點一點變淡起來,大到不能再大,淡到不能再淡,煙圈子也就沒有。 他有點失望。這當兒,他夫人的腳步聲從房門外來了,決不會錯。老是像拖著鞋皮——拖嚕拖嚕。他一聽見就會頭痛。他會立刻想象到自己的腦髓攤平了成為地板,而他夫人的鞋底——拖過!而且,他好像已經是地板了,他看得見夫人鞋底粘著的煤屑、魚鱗、青菜梗。他兩手捧住了腦袋,睜圓著一對恨極了的眼睛。 “又是我打攪你了。”夫人是一目了然的,“可是,你看,阿大撒了我一身尿,不換件衣服怎么成?” 他苦笑。夫人進來總是有理由的。然而,他討厭他夫人屢屢進來,也是有理由的:他不趁這暑假的期間寫成一篇“創作”,難道等開了學一星期二十小時的課,百來本作文簿那時倒寫得成么?難道因為阿大會撒尿,夫人要換衣,他就活生生“犧牲”了穩可以到手的“創作家”的頭銜么?不成的!那怎么對得起他自己呢!——他的“人生經驗”,他的“天才”,他的五年來朝思暮想的一鳴驚人的大抱負大計劃!五年前他畢業的當兒,不是早已在師長和同學面前——簡直是在全世界面前,宣言他要精心結構“創”一部“作”么?已經蹉跎了五年了呀!不成的!那個——簡直不成話! 他無可奈何地往床上一躺,嘆口氣,喃喃地說:“哎,總得有個書房——書房;沒有書房,產生不出——哎,偉大的——” 他沒有說完全,就覺得喉嚨頭梗住了。阿大要撒尿,夫人要換衣服,當真比他的“事業” 還重要么?笑話! 過了幾天,他居然獨個人住到廟里去了。 第一天是要布置出一個適宜于“創作”的書房來,一眨眼便已經天暗。自覺得“靈感”還沒來,就上床睡覺。他有夢。當然是“創作”成功的夢。他從夢中笑醒了。他揉了揉眼睛,把小指頭放到嘴里輕輕咬一下。不錯,他感覺得痛,他不是在夢中。“品一會兒茗提提神是好的,”然而因為茶,他就聯想到咖啡。對了,咖啡是不可少的。不是巴爾扎克的《人間喜劇》全仗了二萬幾千杯咖啡? “怎么從前就忘記了呢!天大的損失!不然,我的杰作早已產生了,何待今日!” 夫人將他指定要的黑咖啡買好寄了來時,已經是他在廟里的第四個黃昏。三天來他原稿紙撕掉過十幾張,但是攤在書桌上的原稿紙依然只標著一個大大的“一”字。這怪得他么!夫人還沒把黑咖啡寄來呢!這個責任自然是夫人負的! 然而現在黑咖啡終于寄到了,他的腦細胞又立刻下了全部緊急動員令。那一晚,他開了第一次的夜工。 似乎黑咖啡當真有點魔力的。他坐在原稿紙前面不到十分鐘,便覺得文思洶涌,仿佛那未來的“杰作”的全部結構驀地聳現在他腦子里;“哈,原來早已成熟了在那里!”——他夾忙中還能自己評贊了一句。他像大將出陣似的捋起袖子,提起筆來,就準備把那“原來早已成熟了的”移到紙上去。他奮筆寫了一行。核桃大的字!然而腦袋里“早已成熟了的”東西忽然逃走! 于是他不能不捧著腦袋了,不能不擱筆了。約莫又是十分鐘。他腦子里的“杰作”的形體漸漸又顯形。他眼睛里閃著光芒,再奮起他的自來水筆,又是核桃大的字,然而,不到半行,猛可地腿上來了一錐,他反射作用地拍的一下,半手掌的紅血!就在這當兒,腦子里的東西就又逃走?,F在他覺到占有這書房的,不是他而是蚊子。無數的蚊子,吶喊著向他進攻。他輕輕嘆一口氣站起身來,看看原稿紙,還是第一張,十來行核桃大的字;看看地上,香煙屁股像窗外天空的星! 很委屈地躺在床上的時候,十分可惜那第一杯黑咖啡召來的第一次“靈感”沒有全數留住。“怪不得人家說漢字應當廢除呢!要不是為的筆畫太多,耽擱了工夫,我那第一次的想像豈不是全可以移在紙上么?——至少是大部!” “聽說西洋的大文章,從來不作興自己動筆的;他們有女打字。他們拿著咖啡杯,一面想,一面口說,女打字就嚓嚓地打在紙上。那自然靈感逃不走!”他一面搔著腿上背上的蚊蟲疤,一面這么想著,覺得有點悲哀了。 他詛咒又詛咒,終于在詛咒中睡去了。 (有刪改) 7.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,不正確的一項是 A. 小說的選材方法很有特點,選取大時代中的生活一角,沒有明顯地表現重大社會內容, 卻從中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。 B. 小說開頭部分對他吐煙圈進行較為詳細的描摹,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他無聊煩悶的生活狀態,所以才有了要進行創作的決心。 C. 小說運用語言描寫、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等多種手法,形神兼具地刻畫人物形象,立體展現人物性格,極富藝術感染力。 D. 小說的語言富于嘲諷揶揄,運用了夸張“香煙屁股像窗外天空的星”和比擬“蚊子吶喊著向他進攻”等多種修辭手法。 8. 小說以“有志者”為題,請分析有什么好處。 9. 從作者的創作意圖看,主人公最后能否完成他的“大抱負大計劃”?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。 【參考答案】 7. B 8. ①題目中的“有志”與人物的行為構成對比,凸顯了小說主人公空“有志”不務實的人物形象;②“有志者”運用反語的手法,使讀者在回味中體會其語言辛辣幽默的藝術特點。③突出文章主題,批判某些愛慕虛榮而又志大才疏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。 9. 沒有完成。 (1)從形象塑造上看,小說中的他志大才疏,大抱負大計劃醞釀了五年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與成果,直到文章最后也沒有顯示出他形象轉變的契機和可能,說明他不會完成。 (2)從情節安排上看,他一再地為自己創作不成功找借口,強調各種客觀原因,尤其是結尾處的詛咒,層層鋪墊都暗示了他不會迎難而上完成創作。 (3)從手法運用上看,本文是典型的諷刺小說,處處反諷,充滿譏誚的味道,不大可能最后將反面的人物形象扭轉過來,對這個人物的諷刺應該會貫穿始終。 (4)從主題表達上看,小說從標題到內容,都在批判某些追求名利,且巧于“思”、拙于行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,主題鮮明,最后情節的逆轉會妨礙主題的表達。 【解析】 【7題詳解】 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,主要涉及藝術手法、內容情感等。解答此類題目,首先要通讀全文,整體感知結構,然后根據議論抒情的語句明確主旨,關注手法。B項,分析有誤。從原文“他的五年來朝思暮想的一鳴驚人的大抱負大計劃!五年前他畢業的當兒……已經蹉跎了五年了呀!不成的!那個——簡直不成話!”這段話看,五年以前他就宣言要進行創作。選項認為是開頭寫他吐煙圈時,才有了要進行創作的決心,表述因果失當。分析鑒賞不正確的是B項。故選B。 【8題詳解】 本題考查的是對標題內涵及作用的分析能力。做此類題,要關注標題本身的內容和藝術特點,在理解題目本意的基礎上還要關注標題與文本的聯系,如情節、人物、主旨、環境等,要特別關注在表面含義之外是否有表層義、深層義、象征意或比喻義等。小說中“有志者”是人物形象,以“有志者”為題,分析有什么好處,從人物行為表現上看,他只是“空”有志,這樣就與題目形成了對比,凸顯人物并不務實的特點。從主題上看,他志大才疏,大抱負大計劃醞釀了五年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與成果,作者是有意批判的,以“有志者”為題不僅突出了文章主題,而且還有辛辣的諷刺。從藝術手法上看,既有前面說的對比,又有反語效果。 【9題詳解】 本題考查對文本觀點、態度做出判斷和評價的能力。解答此類題目,要聯系原文,探討人物的舉動和觀點,熟悉作者的情感態度,循著作者的創作意圖,去探究問題。主人公最后能否完成他的“大抱負大計劃”,需先亮明觀點,再結合文本簡要分析。從作者寫作意圖,文中的“他”是作者否定的對象,他的“大抱負大計劃”是沒有完成的。為什么不會完成?首先是由他的人物形象決定的。“他就活生生犧牲了穩可以到手的創作家的頭銜么””天才”簡直在全世界面前,宣言他要精心結構創一部作么”,他的大抱負大計劃是妄自尊大的想法,醞釀了五年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與成果,文章最后也沒有顯示出他形象轉變的契機和可能,這是因他志大才疏,他的空想勝于踐行。如“當然是創作成功的夢。他從夢中笑醒了””我那第一次的想象豈不是全可以移在紙上么”。在情節發展過程中,他一再地為自己創作不成功找借口,強調各種客觀原因,如“夫人還沒把黑咖啡寄來呢””哎,總得有個書房;沒有書房產生不出——哎,偉大的——”,尤其是結尾處“他詛咒又詛咒,終于在詛咒中睡去了”,都暗示了他不會迎難而上完成創作。本文是典型的諷刺小說,充滿譏誚的味道,如果說能完成,會削弱諷刺力量,影響警示人的表達效果。小說的主題要鮮明集中,文章從標題到內容,都在批判,若是寫他完成作品,讓情節發生逆轉,會有些突兀,也會妨礙主題的表達。要依照要點分角度作答。 |